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機構 藝術家 藝術拍賣 藝術中心 藝術畫廊 藝術展覽 藝術討論 藝術評論 藝術文化 台灣藝術 海棠藝術 中國藝術 藝術陶瓷 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藝術 多媒體 古董 收藏 世界名畫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琉璃 天珠 陶藝 裝飾畫 兩岸藝術 國畫 水墨 台灣藝術總站 海棠藝術 畫廊 藝術中心 沙龍 民藝 手工藝 藝術e化 藝術 台灣藝術 華人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多媒體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台灣藝術 海棠藝術 聯盟 藝術e化 藝術 台灣藝術 中國藝術 華人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多媒體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藝術總站 藝術協會 藝術研習 藝術商城 藝術群組 藝術論壇 藝術留言 海棠陶藝
   藝術文化論壇


全部討論區藝術文化 陶藝雕塑 本區全文搜尋:

陶藝陶藝 海棠陶藝 臺灣陶藝 按此
貼入回覆文章 讀取: 4671 回覆: 0 轉寄: 0 張貼日期: 95/10/24 16:13 回上一頁
標題: 曾桂越:柴焙陶藝最高靜界95/10/24 16:13 留言首頁
曾桂越:柴焙陶藝最高靜界

報導:報導:葉鳳玲
圖片:劉金富/受訪者提供


旅華大馬陶藝家·曾桂越
背景:出生于霹靂怡保,畢業于霹靂藝術學院、中國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及文學碩士(中國古陶瓷系);曾擔任怡保育才獨中美術主任、廣州美術學院及澳門理工學院講師-,現為自由陶藝創作人。


即使一個小碗,也有我的感情、想法在裡面。
中國的藝術人才濟濟,然而有那么一位大馬女陶藝家在中國陶藝界出塵脫俗,讓已經15年不收徒的中國仿製宋代古陶器權威專家高永堅教授,破格親授,並且成為中國少-數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留校任教的異數之一。來自怡保的曾桂越,她的陶器隨性、樸實,似在捏塑生活中的小情小愛──簡單,就是她的藝術實踐和生活理想。


有時候人生的分水嶺並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的發生,曾桂越就因為繼程法師的一席話,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與追尋。十多年前,曾桂越還是獨中老師的時候,雖然生活安穩,-但苦惱的感覺一直揮散不去。在一次和繼程法師的約談之中,繼程法師畫了一個圈圈,裡面點了一堆黑點,圈外也點了一點黑。


"師父跟我說,別人的思維都在圈圈裡面,而我的思維在圈圈外面,所以才會感到苦惱和矛盾。師父要我思考,到底是要把自己的思維歸納到圈圈裡面,還是好好去思考或-許我想追求什么?"那一席話如醍醐灌頂,讓她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后決定到中國鑽研陶藝及繪畫。


沒想到的是,到了中國,她的理想導師也就是中國仿製宋代古陶器權威專家高永堅教授,由于年事已高不再收徒,她只好轉而學習花鳥畫。在前半年,由于基本功沒有中國-同學從小培養來得紮實,她每天至少有12個小時都在練習用毛筆勾線。就這樣苦學不綴半年,她終于跟得上中國同學的步調走了。


火舌烙下生命痕跡


學習花鳥畫三年之后,一位老師知道她學習陶藝的最初願望,便帶她約見高永堅教授。那一次的約見,高教授被她的一句話給打動了。"我跟高教授說,我要從最根基學起-,比如怎樣選泥巴、如何配釉等等,當有一天我回到自己的國家,也可以自己操作一切,你教我好不好?"因為願意從根基學起的正確學習心態,讓高教授破格收她為徒,-在這之前,高教授已有15年不收徒了。


在廣州美術學院學習、教學,一頭鑽研下去兩年、五年、十年......十五年的時光白駒就這樣飛逝,在中國旅居的她,已在異鄉築起自己的一座理想城堡。隨著年歲-增長,她愈發覺得過一種簡單且寧靜的生活,才適合她對自我生命的追尋。


曾桂越曾經開設草木陶藝工作坊,但是五年之后,她把工作坊交給拍檔接管,轉往專致于創作。為了燒製所追求的陶器,她曾經在廣東清遠的材窯(用木材焙燒的陶窯)外-,守窯守了十多個小時,就為了只有材窯才可以焙燒出自然、樸實的色澤。


"材窯有意思在于,當燒到800℃或1000℃會產生明火現象,當火舌掠過陶器會帶來無可預計的變化,不打開窯門,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最后的結果。"材窯帶來的不-可預計的自然變化,經常令她在開心和失落之間往返,但是材窯焙燒出來的陶器,有著獨一無二生命力,"即使一個小碗,也有我的感情、想法在裡面。"這些都是模子生-產的陶器所能未及的。


她計劃未來到龍泉的宋代古窯,並在那裡生活半年到三年,慢慢的,安靜的進行創作。藝術的美在于,可以讓人靜靜的看,靜靜的思──靜美,是藝術的境界,亦是做人的-境界。


承受十多廿年寂寞 方見成果


曾桂越看過一個奪得陶瓷金獎的陶器,薄薄的一片飄逸似雲,又似葉:"在陶瓷的技術上,一片東西是沒有辦法焙燒的,因為在1000℃左右的高溫之下,一旦支撐點不-好就會塌下來或是融掉。而這對夫婦卻能精準抓住支撐點的弧度,把一片東西燒得那么優柔、美麗,可見他們的成功是經過長時間的淬煉。"曾桂越喜歡日本陶器,就因為-從他們的作品溢出來的,往往有一股執著、無私的淬煉。


相對于日本的專注與認真,顯得陶瓷元祖中國的欲振乏力。"中國以前滿棒的,但是近十年大家因為想要快成名,發展反而不及日本。我常常問中青輩的老師,為什么把中-國古陶瓷說得一文不值,要反傳統?他們說,真話就是,他們沒有時間去吸收、萃取傳統,這個過程太漫長了,因為底蘊不足,所以把它反調才能成就所謂的現代的陶藝。-"


在矜憐中國陶藝逐年凋零的同時,曾桂越發現,凡走捷徑者很快就會從輝煌的起步掉到谷底去;這個發現,讓她體會到藝術的一個定律:"你必得承載10年、20年不被-認同的寂寞過程,才能得到,也一定會得到成果。藝術沒有郁郁不得志,只要你的東西好,不用太交際、世故,有一天你會得到認同,因為你的作品會說話。"


曾桂越答問錄:


常年不在家 旅居尋靈感
藝術家經常到陌生的地方尋找新的變化來刺激創作靈感,這樣的一個過程帶給您創作上一種怎樣的撞擊呢?


我在十多年前到中國之后就一直旅居廣州,為什么呢?因為中國地廣人多,有時候我覺得深入每一個不同的地方,會和當地人在思維或各方面的追求上,產生一種碰撞,而-這種碰撞會讓我變得敏銳,進而刺激、活躍藝術創作,做的東西會比較有靈氣一點。如果老呆在一個地方,我覺得思維不但不敏銳,創作的欲望也沒有那么強烈。而且,到-處遊走接觸新鮮事物,會讓你覺得人生真的很豐富,不停的一直想去追求、探索。


現在我一年當中至少會有八個月不在自己的家生活,而是到不同的地方去做事情。實際上,鄉區窯廠的窯主非常願意藝術家到他們那裡去,因為這可以帶給他們的員工一種-激盪,讓他們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之下,得到不一樣的資訊。


一般窯主們都會給我們預備住的、吃的,讓我們安心待在他的窯廠裡。我滿喜歡這樣的生活,但是這樣很累,有時候會想要放棄,不過睡醒之后又開始蠢蠢欲動,十多年就-這樣過去了。


藝術與商業難免會起衝突,有時候有人告訴我,我好喜歡你的這件作品,能不能大量複製給我?大量生產的確馬上就有上百萬的錢財湧進,我也嘗試做一個貨櫃的量,但之-后覺得很累,心裡也不開心,因為我不太願意走這條路,而且慢慢年紀大了,覺得心裡踏實會更重要。


沒千年包袱 吸收反更快
陶藝有著悠遠的歷史,您要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擷取它在漫長歷史進程的深層文化,然后再去思考或創作出不會背離其歷史,同時又擁有個人風格的創作方向?


我覺得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我讀的是中國古陶瓷研究,正如你所說的,陶瓷有著幾千年古老及悠久過程,所以讀這科的人可能會輕易的被框架了在創作上的思維。但是-我沒有,因為巧好我不在中國出生、長大,所以我的腦袋基本上跟他們不一樣,我只是很簡單的在學習中國最古老的技術,沒有他們那種幾千年歷史的責任包袱。


五六千年歷史的藝術,一定有它值得學習的精髓部份,我就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做陶,所以我不會給自己設限,只是儘可能的吸收所有訊息。很多中國朋友都說,桂越用的-技法基本上也是從中國最精髓的東西汲取的,但是很奇怪,她的東西永遠不中國。我想那正是因為我沒有他們那種傳統氛圍的浸染,反而能有另一種文化視角吧!


每個人在生活上有各自的位置,而我的位置很簡單,就是用愉悅的心情做我的藝術。當然,也因為有一小撮人喜歡我這樣的東西,所以我才能繼續做我的藝術。有時候人充-斥在一種商業化的模式裡生活,會變得很倦怠,我的收藏家經常跟我說,看我的陶器會有一種自然、無所謂的感覺,所以他們愛我的東西。我的陶瓷都很單純,沒有特別高-深的想法、技巧,就是隨意,抄起泥巴就開始捏塑我最喜歡玩的盤碟碗罐。


收藏老古董 一輩子事業
有些所謂的收藏家趁多數現代陶藝家的作品的價格現在還處于低位,擇機購藏若干,並在三五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待這些陶藝家的作品被視為"古董"而高價脫售,您如何-看待這種投機行為?


大馬收藏界有很多對藝術有興趣的人,但是懂得的人卻很少,也許他們沒有好好去鑽研藝術家和他的作品。


我不覺得這是投機行為,因為真正懂得收藏的人,除了收藏名人的作品之外,如果他有眼光,讀懂這位年輕藝術家的性格、追求藝術的信念,就算他現在還未成名,就算他-的作品價格比較低,真正的收藏家會大量的收藏,因為他有本事看到這位藝術家以后的前途。在收藏界裡面並沒有投機行為,反而需要有這種眼光,這不是說你坐在那邊等-別人介紹,而是你閱讀得出這位藝術家篤定的藝術信念,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一窩蜂跟去購買。


我覺得大馬收藏界有很多對藝術有興趣的人,但是懂得的人卻很少,也許他們沒有好好去鑽研藝術家和他的作品。一般人能不能收藏藝術作品?我認為是可以的,只要你願-意去接受,有展覽就去看,從和別人的交談中學習吸收,還有要去了解這個藝術家的歷程和對藝術的追求。


藝術要走一輩子才能成就大事業,才能成就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如果這位藝術家突然說他堅持不下去了,那你收藏的這堆東西便是廢物了。相反的,如果你覺得他是真的一-輩子想走這條路,那你收藏他的東西就會越來越有價值,因為他會老去,而你在收藏他的一個過程的歷史。


《柴.火.陶──曾桂越陶藝創作展》
目前在彩蝶軒美術館(吉隆坡大城堡Endah
Parade三樓)展出,直至10月29日止,歡迎公眾前去參觀,和陶藝家做交流。


海棠陶藝   http://ceramics.arts.com.tw 60.248.171.174

您可以利用下列表單,輸入對方的資料,系統會轉寄本篇文章

轉信主旨:

對方信箱:



輸入您的資料
您的姓名:
您的信箱:

全部討論區藝術文化 陶藝雕塑 本區搜尋:

陶藝陶藝 海棠陶藝 臺灣陶藝 按此


自訂搜尋



歐可護照-網群入口 藝術文化 網路開店 網路行銷  搶購網址 免費廣告一 免費廣告二 房屋廣告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 藝術機構 藝術家 藝術拍賣 藝術中心 藝術畫廊 藝術展覽 藝術討論 藝術評論 藝術文化 台灣藝術 海棠藝術 中國藝術 藝術陶瓷 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藝術 多媒體 古董 收藏 世界名畫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琉璃 天珠 陶藝 裝飾畫 兩岸藝術 國畫 水墨 台灣藝術總站 海棠藝術 畫廊 藝術中心 沙龍 民藝 手工藝 藝術e化 藝術 台灣藝術 華人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多媒體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 台灣藝術 海棠藝術 聯盟 藝術e化 藝術 台灣藝術 中國藝術 華人藝術 油畫 水彩 陶藝 雕塑 書畫 金石 攝影 多媒體 複製畫 雕塑 賀卡 石版畫 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