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黑釉莫非一般黑 | 94/11/29 15:07 留言首頁 | |
炫耀在東瀛的曜變天目茶碗(youhen tenmoku teabowls),源傳自中國建窯(jian-ware),因緣巧合,現被列為日本國寶,每十年一展,神秘的黑釉茶碗(black-glazed teabowl)更是引人傳奇。未能謀面的我不斷思考:似日照雨滴反射的霓虹,是如何能烈火融熔在這茶碗的黑釉衣上。 終究曜變黑釉是這階段的試釉方向。我一度假設黑釉能出現彩虹是因長期喫茶使然,當時著眼於虹彩多出現於碗內,碗外並不明顯;而且經驗告訴我,某些釉色(glazes)只要經茶汁或牛奶浸潤,實不難出現彩虹。依照文獻記載,靜嘉堂所有這塊曜變天目茶碗曾經德川將軍家珍藏,想來使用機會應不多,洗滌次數更屬寥寥,此自不難留住碗內虹彩。因為這樣的推論讓我暫緩黑釉實驗,直到兩年前,曜變茶碗(iridescent tenmoku tea-bowl)再度展出,友人專機東行朝聖,仔仔細細守在碗邊看了一天,說是:實物比不上照片炫爛。這麼一句話就點破我的迷失,曜變黑釉內似乎蘊藏著光源和反射角度的奧妙,我好奇的想先了解,大氣中彩虹(rainbow)是如何形成的。 中國唐代孔穎達(西元575~648年)在《禮記•注述》中寫到:「若雲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沈括(西元1031~1095年)在《夢溪筆談》中曾記載宋西寧八年(西元1075年)出使契丹值雨過初晴,由西向東方能見虹,反之自東觀西則一無所見。西方科學家培根(Roger Bacon,西元1214~1294年)更首度量出彩虹光線和入射線形成42度的虹夾角。這就是自然現象,在中國,釉藥演進的動力常是師法自然,曜變釉或是無心燒出,卻巧與水氣虹霓呼應,豈不妙哉!曜變釉本出於油滴黑釉(yuteki glaze),其若油浮於水之異象界面(phase interface),在油滴邊緣形成光圈,如繞射在日月周圍或白或彩之光圈暈象(halo phenomena),此另一妙也。從對大自然的了解,我推翻先前的假設,另起爐灶改變試釉方向。 有人說曜變釉是窯變,可遇不可求,我就燒出了幾塊黑釉試片,彩虹狀還真要在太陽光下特定角度才得見,我心又想,曜變釉的霓虹當是出窯時與生俱來的,只是這般綺麗茶碗何如淪落異域,箇中緣由實為古陶歷史一公案,暫且按下不表。試釉就怕沒線索,一有蛛絲馬跡,人就來勁,窯火又烘烘地燒了起來。熟知這黑釉還真是天之驕女,對窯內氣氛敏感得很,有一不見得能出二,那就像上阿里山也不一定就能看到觀音圈(glory),縱使地形適當雲氣充足,還是非得幾分運氣才行。關於釉藥,我認為沒有所謂的窯變,為了要掌握曜變黑釉的燒窯氣氛,改胎土、調釉藥自不在話下,換燃料、重疊窯磚、設計管線蓋新窯那可算大工程了。這二、三年來每天燒窯,一次又一次看著那幾張曜變茶碗照片,反覆地問自己,不斷的找答案,到今天我只能說:黑釉真不是一般黑。我想試釉試了二十多年,還能碰到這款不解的難題,也算值得了! 試釉沒有時間表,雖然遲了預定檔期,也總算燒出幾塊上得檯面的李春和油滴茶碗(earthen-Lee oil-spots teabowl)來。萬事難開頭,油滴茶碗拿得出來,黑釉系列仍持續實驗中,對於明後年的曜變茶碗(耀變茶碗)展和霞目茶碗(曜變霞目)展,我心中總是多了幾分踏實。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四日 小記:在李春和試黑釉過程,尤禮真品經紀全程紀錄寫稿 | |